4月14日下午,荆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,对《中共荆州市委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》荆发[2016]1号进行情况通报。记者获悉,今年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发展理念,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、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
近些年来,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,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,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省第一,农产品加工业逆势稳进,“荆州味道”品牌打造成效明显,农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,农村改革迈出坚实步伐,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黄金期。但是任然存在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,农产品价格波动大,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难度不断增大等一系列问题。
破解这些发展难题,必须深入贯彻落实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五大发展理念,将“三农”置于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统筹发展,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着力去库存、降成本、补短板,最根本、最现实的路径仍然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走产出高效、产品安全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。
据了解,荆州是农业大市,全市耕地面积986万亩,农副产品资源不仅种类较多,而且量大质优,是湖北省优势农业资源核心区,被誉为“鱼米之乡”,是国家重要的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。全市70%的人口在农村,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事关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稳定,事关420万农民奔小康的进程。 “十三五”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,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攻坚期,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,促进农业转型升级,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。
《中共荆州市委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》从规模农业、工业农业、市场农业、科技农业、设施农业、特色农业、休闲农业、绿色农业等八个方面,提出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举措,具体包括:立足稳粮增收,加快发展“规模农业”;突出转化增值,加快发展“工业农业”;突出转化增值,加快发展“工业农业”;鼓励创业创新,加快发展“科技农业”。强化强基固本,加快发展“设施农业”;调整优化结构,加快发展“特色农业”;拓展多种功能,加快发展“休闲农业”;和围绕安全生态,加快发展“绿色农业”。
附:荆州市“1号文件”情况通报解读
加快发展“规模农业”
该意见提出,荆州将立足稳粮增收,加快发展“规模农业”,荆州区、江陵县、松滋市、公安县、石首市、监利县、洪湖市等7个粮食主产县(市、区)要加快整合项目资金,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2016年建成48.08万亩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,促进粮食稳产高产;继续推进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,积极创建畜牧业“绿色发展”示范县;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;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农户承包耕地面积40%以上。
壮大骨干龙头企业
意见要求,壮大福娃集团、洪湖浪(中兴能源)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,积极支持拍马集团产值冲刺90亿元,白云边、宏凯工贸产值冲剌60亿元,玉沙集团、新裕农业产值冲剌30亿元,力争2016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新增200亿元;重点抓好华中农业大观园、湖北三辉麦风食品、米田绿山食品、禾丰牧业、三安光电福安植物工厂、荆州拍马林浆纸科技产业园、石首市杨树科技产业园、湖北福茂(香港)国际家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,着力打造华中农高区食品加工园.、福娃粮食深加工园和洪湖水产品深加工园。
加快推进粮油、水产、畜禽和林木森工等13条全产业链建设,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。加强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,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“公司 基地 农户”“互联网 订单农业”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。
支持农业电商平台建设
加快建设城区标准化牛羊交易市场及屠宰场,力争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;支持农业电商平台建设,重点打造“中国绿谷网”、“荆州味道”、“速乐购”、“淘宝荆州馆”等电商平台。全面实施阿里巴巴“村淘计划”项目,实施“快递下乡”工程,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,促进“网货下乡”和“农产品进城”。
全年免费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000人以上。加强农业创业基地建设,支持外出人员返乡创业,将农村种养殖、“农家乐”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创业实体纳入创业扶持范围,在创业担保贷款、“农家乐”扶持资金、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。
打造“荆州掌上农业”
积极打造“荆州掌上农业”,力争实现农技员、种养殖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。稳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,加强乡村信息服务能力建设。
以蔬菜、瓜果、水产、畜牧、食用菌、花卉苗木等产业为重点,着力发展大棚温室栽培、工厂化育秧、喷微灌和养殖配套设施。 “休闲农业”和乡村旅游是提高农业效益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。要顺应广大消费者对农业多种功能的消费潮流,挖掘“美丽乡村”资源富矿,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休闲旅游的好去处。
")); |